Tag Archive: 中日


作者 《亚洲周刊》

最新一期亚洲週刊的封面专题介绍日本右翼代表人物东京市长(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并指出日本新右翼组织出现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要将民族主义与自由民主人权挂鈎,反对中国。

最新一期亚洲週刊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最新一期亚洲週刊的封面专题是:日本拥核论升温新右翼力量抬头。东京市长(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高调提出日本“拥核论”,声称要以核弹对付中国。日本舆论对此不再强烈批判,政府对“拥核论”保持沉默。其实日本不仅具备核能技术,而且拥有不少直接製造核弹的高浓缩铀。三菱、日立和东芝核电企业及两百多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核电产业链,估计可迅速製成核弹。日本新右翼组织出现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要将民族主义与自由民主人权挂鈎,反对中国。

石原慎太郎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国会议员到东京都知事,从连续十年参拜靖国神社到公然提倡日本“拥核论”,现年七十八岁的石原慎太郎作为一个作家、政治家和国粹主义者,始终没有游离于媒体的聚焦。他宣扬日本民族优秀论,否认南京大屠杀,呼吁日本应拥有核武,要给中国外交带来惊恐不安的压力。

从新中国历史来看,中日为了钓岛而动武的机会大吗?

钓岛风云中,外间以为中国不敢动武,其实不然,海军将领刘华清回忆录暗示,开战不但看对象,更考虑国内政治形势,一旦出兵就速战速决;一九七四、一九八八年对越海战就是证明;并首次揭露,八八年海战赵紫阳积极参与决策。

在外交战场中,谍报是重要的一环,日本谍报系统在世界上也相当有名,是否可以介绍一下?

亚洲週刊揭开日本近代对华谍报秘辛。日本侵华前后在中国开展谍报活动,由日本政府、军方、半官半商机构和民间团体在华多管道进行,尤以土肥原贤二的“竹机关”及影佐祯昭的“梅机关”最为活跃。被梁启超和钱锺书所赏识的才子高官黄秋岳也被收买,盗取军事机密。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週刊还有哪些精采内容?

亚洲週刊还报道:中国实行新修订的国家保密法,严格限定定密许可权,明确县级机关不再拥有定密权,明确保密期限,缓解以往定密过多过滥问题,限制政府官员以“洩露国家秘密”为由的任意打压,自然灾害的民众知情权也将得到保障。
 

作者 尼古拉

简称“东盟”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防部长会议目前在越南河内举行。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和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等周一利用东盟防长会议召开之际,分别就亚太地区当前的一些敏感问题交叉举行了系列双边会议。综合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众多西方媒体的报道。周一举行的系列双边会晤中,谈及的话题分别触及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等。

就钓鱼岛问题,共同社发自河内的报道说,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11日上午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越南首都举行了会谈。就确保包括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海域在内的东海的稳定,日美双方依据《日美安保条约》共同应对达成了一致,并确认有必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北泽俊美在会谈中,对盖茨此前表示尖阁诸岛属于美国对日本防卫义务《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表达了谢意。盖茨表示日美两国应该共同应对,并提到中国在从日本近海到太平洋一带的军事影响力正在增强,指出日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周边国家可能是指与中国在南海的南沙、西沙群岛领土问题上存在争议的越南等国家。

法新社发自河内的报道显示,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周一还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期间会晤了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这是上月钓鱼岛海域争端后,中日政府间的首次高层防务会谈。整个会谈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会谈地点是在河内一家酒店的咖啡厅里。会谈结束后,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向媒体透露,双方讨论“十分顺利”。梁光烈还说,这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当然会是积极的。日本时事通讯社称,梁光烈和北泽俊美都认为中日应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但两国关系缓和程度有限。共同社报道透露,梁光烈予回绝了北泽俊美提出的,希望中方重新考虑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原订10月15日访华行程被推迟一事;另外,日本防卫大臣在这一会晤中还提议,日中两国应尽快建立海上联络机制。

同样是在河内,中美两国国防部长周一也举行了双边会晤。路透社报道指出,这是美中双方将近一年来首次国防高层会谈。在梁光烈与盖茨之间的会谈结束后,美中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也显露了出来。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在会谈后的一项记者会上说:「美国军售台湾是美中军事关系的最大障碍。」中方的这一立场,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感到不满。盖茨表示,为什么军事关系要受到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的要胁。盖茨认为,美中军事对话太重要,不能因一个政治议题而脱轨。盖茨还说,美国军方和军售政策很少有关系。实际上,在美国对台军售方面,国防部长不作决定,这基本上是一种由国会和政治领袖作成的政治决策。」

另外,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当天在河内举行的亚太地区国防部长会议上还发言指出,亚洲国家应该通过多边渠道解决领土争端。盖茨说,这次会议是各国走向更高级别区域安全对话的一个历史性、非常受欢迎的举动;越来越明显,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和反海盗等问题需要通过多边渠道解决,仅仅依赖双边关系是不够的,需要多边机制,以应对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安全挑战;越南等亚洲国家对美方的上述理念表示支持,但中国持反对态度。
路透社指出,中国军力持续扩张以及在海洋争议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立场,已升高了这一区域的焦虑气氛。越南等国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感到不安,他们可能在周二正式开始的会谈中提及这一问题。相关报道注意到,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周一在讲话中并未直接提及南中国海或中国。据介绍,盖茨到访河内,是他首次以国防部长身份访问越南,也是美越在十五年前恢复邦交以来,盖茨第二次访问越南。
 

“基础四国”要求富裕国家为应对气候变暖问题提供资金 REUTERS/Jason Lee作者 尼古拉

根据本台法语组周一晚间的报道,四个经济有潜力国家一同要求富裕国家为应对气候变暖问题提供资金。这四个经济有潜力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国际媒体把这四国称之为“基础四国”。法新社周一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基础四国”的部长们于刚刚过去的周日和周一两天时间,汇聚在中国北方城市天津。

“基础四国”部长们周一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呼吁发达国家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有效期截至以后,在温室气体减排上,做出更具雄心的承诺。

中国媒体报道说,《联合声明》表示,预计十一月底举行的坎昆会议应取得平衡进展,为2011年在南非气候大会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奠定基础。《联合声明》强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下双轨谈判机制的重要性。《联合声明》提出,数百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是提高信心、促进坎昆会议成功的钥匙。这些资金必须是新增的。四国部长们支持建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一个新基金,资金主要来源应为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

法新社报道指出,“基础四国”的《联合声明》还认为,发达国家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金融支持。

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的气候与能源项目负责人杨爱伦对法新社表示,“基础四国”《联合声明》显示,其他三国从根本上支持中国。

2010年9月18日,香港的反日游行活动。 2010年9月18日,香港的反日游行活动。 路透社/Tyrone Siu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中日两国即将恢复部长级交流,预示由钓鱼岛撞船引发的危机结束。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周日出发前往越南,与出席东盟扩大国防部长会议的8国国防部长会谈,其中包括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北泽准备向梁光烈提出加强两国国防交流的建议,作为改善中日关系的措施。

中日9月在东海撞船事件引发的纠纷,在中日国防部长即将会谈和最后一名被中国扣押的日本人周日回到东京而象征着这场纠纷结束。

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周日出发往越南与出席东盟扩大国防部长会议的8国国防部长会谈,包括了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北泽准备向梁光烈提出加强两国国防交流的建议,作为改善中日关系的措施。不过由于他还预定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会谈,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在东海日趋活跃的军事活动等,加上中日对东海钓鱼岛(日本叫尖阁诸岛)的主权都不让步,所以北泽也会在与梁光烈会谈中慎重观察中方的态度,再选择会谈内容。

无论如何对日本来说,中日国防部长会谈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上个月宣布停止两国部长级交流的方针,通过两国防长会谈无形中解禁。

另一方面,周六在中国获释的日本人高桥定周日回到东京,他表示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国把他扣押到最后。不过首相菅直人和日本政府周六都对他的获释表示欢迎,认为中日开始恢复正常关系,菅直人说,中日各种关系回到了原点。

抗议日议员搭机赴钓岛台湾登岛插旗行动受阻 台湾保钓人士10月8日准备出海抗议遭阻 台湾保钓人士10月8日准备出海抗议遭阻 Reuters作者 台北特约记者 陈民峰

四位日本国会议员9日搭乘民间包机由空中探视钓鱼台群岛,为了因应这个挑衅,台湾的「中华保钓协会」人员昨天搭乘渔船,带著中华民国国旗,本来要登上钓鱼台插国旗,让在空中盘旋的日本人吓一跳,不料受到官方阻挠,保钓船无法出港。

中华保钓协会昨天派出五位保钓勇士在台北县的野柳港集合,计画採取强硬的保钓行动,除了准备在10月10日国庆日之前登上钓鱼台插国旗之外,还携带了反制日本保安厅船舰的扩音器。他们并呼吁日方节制,否则为了捍卫主权,他们不惜在钓鱼台跳海。

但台湾有两个单位出面拦阻,「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认为船上使用的无线电没有取得电台执照,禁止出海。渔业署也检查他们的船员登记证,发现与登记不符,

保钓人士质疑是故意刁难,双方吵了起来,保钓船「感恩99号」不顾一切打算强行开出港口,海巡署立即出动两艘巡逻艇,挡在港口的航道上,五名保钓人士悲愤之馀跳入海中,宣称要「游向钓鱼台」,最后被海巡人员救起,结束这场保钓行动。
台北陈民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专稿
 

日媒认为刘晓波获奖痛击了中共独裁统治 香港民众10月8日到中联办门口敦促中共当局释放刘晓波 香港民众10月8日到中联办门口敦促中共当局释放刘晓波 路透社

日本传媒、舆论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应从周五傍晚起持续到周六不衰。如果说周五的反应带着震撼性的话,那么周六的反应就应说是冷静而沉重。

各大报周六都纷纷从头版头条开始,以3至4个版面来报道刘晓波得奖后妻子的遭遇、刘晓波生平和著作、国内外的评论和声明,以及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等。其中,形容中国政府、传媒对刘晓波得奖分别是激烈反弹和沉默抹杀,不过日本也报道了中国网民中有人欢呼和批评中国政府立场的观点。

各大报也都发表社论,众口一词地认为刘晓波获奖是国际社会向中国领导人发出强烈的批评讯息,社论也都严辞指责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停滞民主化、轻视人权的政策。销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认为刘晓波获奖痛击了中共独裁统治,而亲中大报《朝日新闻》认为,刘晓波获奖也反映了中国在中日东海纠纷、中国与他国南海纠纷等过程中中国外交不遵守国际规则令国际社会生出的警戒。

日本政府到周六为止没作出正式反应,只有首相菅直人周五晚被记者追问时,才说他认为诺贝尔和平奖评议委员会是基于人权的普世价值对刘晓波作出了评价。虽然日本传媒、舆论熟悉政府一向在这种敏感问题上顾虑中国,但一些分析认为,在中日关系正出现改善征兆中,菅直人尤其小心择言。

  1995年3月时的刘晓波。路透社照片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被中国政府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徒刑的中国民主化作家刘晓波获得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傍晚传到日本时,日本各大电视台都以紧急新闻的方式,临时在节目上方打出了刘晓波获奖的文字。

官方电视台NHK后来在新闻报道中,详细介绍了刘晓波作为要求中国政府废止一党独裁体制、起草《08宪章》,从而被判刑等坎坷的过程。而雅虎日本则引用日本右派报纸《产经新闻》的网络新闻说,相信中国政府势必作出激烈反弹。《产经新闻》更细致地报道了刘晓波的生平,并介绍了流亡印度的佛教精神领袖达赖喇嘛8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中国政府作出激烈反弹,以此来说明刘晓波这次获奖,国际社会很可能再次上升批评中国民主、人权状况的声音。

两天前,当两名日本人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使得日本这个1亿两千万人口的国家迄今为止已有18人获得诺贝尔奖所激发的社会自豪、欢庆的气氛中,一名曾驻北京6年的日本记者向法广记者表示,很关心刘晓波是否获奖,她说如果刘晓波获奖,将是首位中国国籍的华人获奖,显示了这名刻苦学过汉语、关注中国的日本人期待中国国籍的华人获奖的感情。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张文中

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虽然暂告平息,但由此引起的中日外交风波,以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还在继续之中。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中日钓岛撞船事件的分析评论。

韩国《朝鲜日报》署名姜仁仙的评论称:“中国动用一切外交和经济手段最终迫使日本让步,其应对方式让国际社会为之震惊。过去,中国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人们一直把大象的存在视而不见。但是,当大象却突然一跺脚,大家都像突然惊醒一样,急忙开始敲算盘。中日纠纷会发展到什么地步?美国会采取什么立场?这些变化会对韩半岛局势产生哪些影响?” “问题在于‘中国力量’在这里的体现。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二零零三年访问美国时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称:‘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他指出,中国不会谋求任何形式的霸权,也不会威胁到其它国家。但是,二零一零年中国的力量已经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陈冰的评论称:“自二零零六年以来,中日关系渐趋好转,从‘破冰之旅’、 ‘融冰之旅’到‘迎春之旅’、 ‘暖春之旅’,形容词中散发着浪漫色彩。去年日本民主党在大选中获胜,新政府一直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显现出摆脱美国翼护的冲动,为什么中日关系骤然紧张,狭路相逢?”“实际上,从鸠山下台、菅直人取消访华计划、美国政府对是否保卫钓鱼岛做出暧昧表态开始,中日关系逆转的信号已经发出。如果进一步思考今年东亚发生的种种争端,从中国与美韩在‘天安舰’争端上针锋相对,到美韩频频通过军演来挑战中国的耐心,均说明东亚格局正在变化,

美国的深度介入不仅改变了日本政府的立场,也将影响中日、中韩关系。”“世纪之交后,美国已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崛起后对亚洲乃至格局带来的影响,布什政府就曾以海南中美军机相撞事件来测量中国的应对策略,但‘九一一’事件的爆发延迟了美国亚洲战略的实施。二零零五年美国调整军事部署,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武装亚洲军事同盟。到了今年,美国水到渠成,明确提出‘重返亚洲’,发挥领导作用。”

香港《明报》署名孙嘉业的评论称: “对北京来说,钓岛风波背后有无美国的影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的发展对中美日关系会产生何种影响。近期,北京在黄海和南海都和美国发生摩擦,在黄海一度剑拔弩张,但就在两国关系出现缓和,总理温家宝将去联合国与奥巴马会面、胡锦涛确定明年初访美,就在这时,日本在钓鱼岛发难,不能不令北京生疑。表面看来,中日关系破裂,会令美国渔翁得利,反过来说,中美交恶当然为日本乐见。

但在这个爱恨交杂的‘三角关系’中,美中这两个全球目前的一、二号巨无霸显然更重视双边关系。内地有舆论指美国现时对中国采取的是英国对德法、二战后美苏互用的‘离岸平衡’策略,即避免直接摊牌、改用代理人战争,利用小盟国来消耗对手。”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陈一新的评论称:“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沈大伟教授(David L.Shambaugh)认为,如果美国与中国硬碰硬,只会给中国日益抬头的民族主义‘火上浇油’。问题是,如果亚太地区国家一路退让,任由中国大陆‘大国崛起’论和‘民族主义’情绪无限上纲地发展,动辄以强硬态度来处理它与周边国家的争议,最后反而可能让中国不知不觉走上‘国强必霸’的路子。” “在钓鱼岛中日撞船事件上,北京对东京的强硬姿态收效之后,中国大陆从此确立了亚太地区强权的地位,日本和美国在此次争执气势上也稍逊于中国。此一发展可能会激起周边强国诸如俄罗斯、韩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的不安,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军备竞赛、合纵连横与外交捭阖也可能将会在亚太地区不断出现。”

日本崛起

作者 安娜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以及与此相对照的日本的长期萧条和沉寂,日本昔日在亚洲乃至全球辉煌的地位似乎正在被前者所取代。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开始转向中国,谈论中国和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各国的政要、企业大亨和记者们纷纷绕过东京,涌入北京;诸如“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美中关系将决定这个星球的未来”之类的赞誉之语泛滥于各个政要的言辞和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

在此全球“中国热”空前高涨之时,日本问题专家肯尼思•派尔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为此写了一本书:《日本崛起》就提出,当前的日本已经重拾自信,正在重新崛起;日本的归来将使其在新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还认为,美国应该改变那种只重视中国的战略,应转而重新梳理美日同盟关系,因为日本的再度崛起,对美国和亚洲安全而言是件好的事情。

虽然本书是在三年前出版,但在中日冲突加剧的今天来重新拿出来读一读,仍不乏新意。

派尔这里所说的日本“重新崛起”,不仅仅是指经济状况和国家实力复苏意义上的,而是全面的、全新的,包括战略理念的更新,包括欲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上“有所作为”的意志和目标之复苏等等。派尔在书里这样写道:在坚守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后,日本开始准备让自己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政治中的一名主要角色。

派尔从日本近代以来的外交战略文化入手,解释其之所以能从一个备受列强欺辱的封建落后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的缘由,以及何以在当前局势下能够实现重新崛起的原因所在。

作者认为,日本之能崛起,除了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日本民族的勤奋刻苦和善于模仿等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战略文化方面的原因,即日本的精英分子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具有的那种强烈的强国意识,以及为实现此目的,善于不断调整和变革自己,以求能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当时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机制的战略文化取向。在派尔看来,这是一种尽量“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成果”的战略文化。

刘见林在华盛顿观察的书评中说,从早先在美国佩里准将的“黑船舰队”胁迫下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门户,到打赢日俄战争、实现崛起,进而提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先后侵入朝鲜和中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火;再从二战落败后被美军占领,到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派尔认为,日本的这“两度失败,又两度迅速崛起”的经历正是将他们这种“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成果”的战略文化发挥到了极至的结果。

派尔在书里这样写道,在“富国、强兵”的旗帜下,明治时代的日本精英们开始狂热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在1860年的时候,日本军队还只拥有刀、枪、剑等冷兵器装备,到了1940年代,他们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制造和装配包括一些在当时处于最先进的战舰和航空母舰在内的现代化武器了。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能力,日本才能凭借自己占全球GDP约2.6%到3.8%之间的国力,取得一度控制了几乎整个东半球的卓越地位。

而到了二战之后,日本被迫接受自己作为被一个占领国以及生存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的现实,但顽强的日本精英们仍然相信,他们可以设法做到使自己在保持民族核心价值不变的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和变革,这样,即使是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日本依旧能够重新获得成功。 请您在下周三继续收听对《日本崛起:日本实力和意志的复苏》一书的介绍。

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国际笔会上周四在东京举行的第76届大会的闭幕式上,采择了一份包括要求中国、墨西哥、伊朗等国改善迫害作家、记者状况条款在内的18项声明。当天新当选的国际笔会副会长尤金•舒尔金到中国驻日使馆递出了一份国际笔会前一天通过的《关于中国言论自由的决议》,要求中国停止网络控制、释放被囚禁的中国民主化作家刘晓波等,这是国际笔会鲜有对旗下85个分会之一的“独立中文笔会”前会长刘晓波因在中国诉求人权、民主,被中国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十一年徒刑,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释放刘晓波的呼吁。

这一结果可能多少与国际笔会东京大会期间,中日外交纠纷中,日本舆论广泛把中国显示的无礼、强硬的外交手段视为强大的经济力量助长霸权外交的整体气氛有关。国际笔会东京大会闭幕后,日本执政民主党国会对策代理委员长牧野圣修会见了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等中文笔会成员一行。次日牧野发表声明,支持中国国内民运人士提名刘晓波取得诺贝尔和平奖,呼吁中国释放刘晓波。

而日本民间也开始关注刘晓波案,不仅时事通信社、《每日新闻》等日本传媒都报道了国际笔会要求中国释放刘晓波和支持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中国内外呼声,而且在国际笔会东京大会前,国际特赦组织和中文笔会等还在东京早稻田举办了一个“思考中国狱中作家刘晓波作了什么”的集会。廖天琪在集会开始致辞时,介绍了刘晓波忧国忧民、以写作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各位大概都知道,中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就已经走向所谓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的经济在最近这20年来飞速发展,但是政治改革不前,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反思停滞不前,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非常的担忧。刘晓波先生80年代初期就已经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他写了一本书是《中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对中国思想界是起到了一个领先的作用。”

刘晓波因与其他一些志同道合者起草要求中国政治民主化的《08宪章》,08年12月被中国公安当局拘留、09年6月正式逮捕、同年12月被判刑。廖天琪致辞后,中文笔会香港成员野渡说了中国国内援助刘晓波的情况:“现在国内的一些学者,有非常有名的学者还有作家,他们都在刘晓波被带走4天就发表了一个《我们和刘晓波不可分割》的文件,表达我们大家都愿意跟刘晓波一起承担责任。”

集会上还介绍了刘晓波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当代政治与中国知识分子》、《审美与人的自由》、《单刃毒剑-中国民族主义批判》、《现代中国知识人批判》等,随后由中国诗人杨炼介绍了刘晓波大部分是在狱中给妻子刘霞写的诗,杨炼朗读了其中一首诗《一封信就够了 给霞》:

“一封信就够了 我就能超越一切 向你说话;当风吹过 夜晚用自己的血 写出一个隐秘的词 让我记住 每一个字都是最后一个字; 你身中的冰 融化成火的神话 刽子手的目光中 愤怒变成石头; 两条铁轨突然重叠 扑向灯光的飞蛾 以永恒的姿态 跟随你的影子”。

对国际社会支持刘晓波、乘挪威评选今年的诺贝尔奖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外交部又发出警告,不容刘晓波获奖。诺贝尔和平奖今年有超过两百名候选人,刘晓波当选与否谁也没准。不过每年中国政府都要外交干预,并展示少有国家不以国人获奖为荣的价值观,倒协助了刘晓波备受瞩目,在国际舆论越来越不满中国强硬外交的形势中,也许刘晓波获奖变成迟早的事。